您所在的位置:泰康同濟(武漢)醫院 > 新聞動態 > 醫院動態
來源: 時間:2022年06月09日 作者:王慧文 瀏覽量:
您知道什么是非法集資嗎?
您了解非法集資的套路嗎?
如何才能讓自己和身邊人遠離陷阱?
2022年6月是全國第10個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
小編帶您一起學習如何防范非法集資
幫您守住錢袋子
一、非法集資的定義和基本特征
非法集資,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,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,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。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三要件:
1、非法性: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。
2、利誘性:許諾還本付息。
3、社會性:向不特定對象即社會公眾吸收資金。
二、非法集資人的法律責任
1、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
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形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2、集資詐騙罪
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【特別提醒】根據我國法律法規,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,其利益不受法律保護,所受損失不得要求政府、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承擔。
三、非法集資的常見套路
1、裝點公司門面,營造實力假象
成立公司,辦理工商執照、稅務登記等手續,貌似合法,實則沒有金融資質。辦公地點高檔豪華,或宣傳國資背景,或投入重金通過各類媒體進行包裝宣傳,或在高檔場所舉行推介會、知識講座,邀請名人、學者和官員站臺造勢,展示與領導合影及各種獎項,欺騙性更強。
2、編造投資項目,打消群眾疑慮
從過去的農林礦業開發、民間借貸、房地產銷售、原始股發行、加盟經營等形式逐漸升級包裝為投資理財、財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財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權等形形色色的理財項目,并且承諾有擔保、可回購、低風險、高回報等。
3、混淆投資概念,常人難以判斷
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掛牌吹成上市,把在美國OTCBB市場掛牌混淆是在納斯達克上市;利用電子黃金、投資基金、網絡炒匯等新的名詞迷惑群眾,假稱新投資工具或金融產品;利用專賣、代理、加盟連鎖、消費增值返利、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,欺騙群眾投資。
4、承諾高額回報,編造“致富”神話
不法分子一開始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拆東墻補西墻,用后來人的錢兌現先前的本息,等達到一定規模后,便秘密轉移資金,攜款潛逃。
四、防范非法集資的“四看三思等一夜”法
1、四看
一看融資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,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。
二看宣傳內容,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擔保、無風險、高收益、穩賺不賠”等內容。
三看經營模式,有沒有實體項目,項目真實性、資金的投向去向、獲取利潤的方式等。
四看參與集資主體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。
2、三思
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。
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。
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。
3、等一夜
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,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,拖延一晚再決定。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、熟人介紹、專家推薦,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。
五、發現非法集資活動該怎么辦
一旦發現有非法集資活動,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舉報,由公安機關立案查處。
6月15日-6月21日
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將啟動全國“防范非法集資知識答題賽”
您可掃碼或搜索關注“中國銀行保險報”微信公眾號積極參與
答題活動的最終解釋權由活動主辦方所有
還是那句話
天上不會掉餡餅!
當生活中出現高利誘惑時,
請您一定提高警惕!
法務部 供稿
院辦 編審